榜样?教练?or保姆?通讯员: 杨小惠人们常说,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,而父母,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。作为孩子的首位教师,你能用身体力行教会孩子的,不仅有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,更有面对不利状况时的情绪管理。21日,由木棉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东晓街道妇联、木棉岭社区工作站联合举办的情绪管理小组,顺利完成第四期活动。”爸爸妈妈在做,我在看”是本期活动的主题。社工小惠表明,本期活动的目标,旨在让家长们意识到在情绪管理方面,自己亦是孩子学习的标杆。一流的父母作榜样,二流的父母作教练,三流的父母作保姆。”画出彼此眼中的对方”是本次活动的一部分。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词语来形容对方时,不难发现,亲子间有相似甚至相同的部分。其中,佳佳和妈妈彼此眼中的对方都有用到”爱生气”、”暴躁”、”打人”等。而问及妈妈属于哪一种父母时,佳佳毫不犹豫的选择了”教练”,说妈妈一言不合就动手。对此,佳佳妈妈告诉大家,自己小时候犯错误时,家长会用比较粗暴的方式来教育自己,而当错误现在佳佳身上,她便不自觉的用了同样的方式, “有时候我会想,小时候的经历对我现在教育孩子还是有影响的,明明知道这样不太好,但就是没办法改。” 当家长遇到烦恼的事情,时常表现出消极或过度负面情绪,被孩子看在眼里,那么当孩子以后遇到类似情况,极有可能他也会出现和父母当时类似的处理方式。而与此相反的是,假若家长常常以积极情绪的处理方法展现在孩子面前,那么孩子也会从中学习到积极态度。事实上,父母这两种不同的情绪处理方式,对于孩子的性格发育和为人处事也有一定的影响。”我的爸妈对我们是比较有方法的,犯了错不会打骂,而是耐心的教导,所以现在对于孩子,我从来不动手,他也属于温和的那种,很有正能量。”谈起童年经历,阿顾爸爸开心的向大家分享。而阿顾也对爸爸有很高的评价,”我觉得我的爸爸妈妈就是一流的榜样父母!”作孩子情绪管理的好榜样,是每个父母都应学会的技能。虽然说来容易做却难,但只要有足够的坚持和耐心,多给孩子正向改变的空间,每颗小树苗都能成长为心中充满阳光的参天大树。